乡村振兴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四大步骤规划原则解读乡村振兴工作要点

来源·山合水易·2021-11-24


项目类型:乡村振兴战略

 

项目位置: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

 

前言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正式成立(2021年2月),国家战略上将乡村振兴建设与发展工作的重视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迎来了各级政府和地区的关注热潮。受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政府邀请,我院也有幸参与到该地区的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工作中。

项目涉及两个村落,省领导希望该项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成为“美丽中国”的吉林样板。其中一个村落位于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向海乡复兴村,村域面积3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00公顷、草原1.5公顷、林地500公顷。人口数量422户1025人,常住275户695人。


复兴村村落场地肌理卫星图


另一个位于开通镇光明村,距县城15公里,下辖10个自然屯11个村民小组,光明村为贫困村,共有523户1655人;区域面积48.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68.59公顷,草原面积74公顷,水面20.5公顷。
 

光明村村落场地肌理卫星图


通过规划设计团队现场勘察和与基层干部、村民的深度交流,我们发现两个村子与大部分的东北地区农村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地广人稀,人均土地面积大。人口老龄化较严重,总体文化水平不高。农业生产单一且以粗加工为主,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仍存在土地利用价值低和生态环境差等系列问题,因此在项目的提案工作中,我们先确定了基本工作原则,希望多角度的、系统的、可持续可复制的规划项目,即可短期见效,又可长久良性发展的高质量完成成果。

第一步:以标准为纲确保项目合规


一个高质量的乡村振兴规划设计成果,一定以合规为前提,对政策的正确理解,对国土空间的准确把握,是一个优秀团队的专业体现。因此我院认为在该类项目规划工作开展前先进行相关研究,理清脉络,形成必要的研究结论。

 

乡村发展模式研究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区别解读


乡村振兴标准梳理


在确立了项目标准后,我们也深知仅仅靠标准是不能针对性解决一个村庄的所有问题,我们认为以国家提倡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为原则,挖掘更适合本村发展和建设的方法与道路,是这一方水土的人民更期待的,所谓的接地气务实,也是我们在该项目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做到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才是该项目提案的价值所在。

第二步:以生态宜居定制乡村美丽颜值

大部分乡村总是存在脏乱差等问题,也使乡村生活的基础设施总是落后于城镇,导致多数人一提到乡村印象是落后的。因此我们认为一切生活美好的根源要保障村民在乡村居住的便利性与舒适感,充分发挥乡村的生态肌理优势、大空间土地优势,做到乡村形象与印象的整体提升

覆盖五个层面形象提升,并根据各体村庄基础秩序进行。
 


五个形象 


      街道形象

街道形象的良好,也是乡村印象的重要门户,人车分流,院墙整齐美观,并带有积极意义的宣传标语,体现一种欣欣向荣。
 


         民居形象

整齐划分,拒绝私搭乱建,腾出公共空间分割公共与私人绿地,房屋体现地域特色,避免千村一面且重点在私人院落中着重美化、优化。

民居形象改造提升意向



院落改造要点



院落改造效果图


        展示形象
利用空置区域,优化公共活动区域,做好乡村展示形象,包含民俗文化展示、精神文明展示、村标展示。

展示形象打造意向 


        设施形象
乡村现代化的重要体现离不开服务设施的完善,是为村民提供生活便利的有效应用。我们在提案中提出除一般基础设施,还需文体设施、文化设施的丰富。

设施形象打造意向


        田野形象

乡村最美代表的一定是田野,而我国大部分乡村缺少田野景观的考虑,因此我们认为田野形象的良好,也是乡村形象的重要组成。

设施形象打造意向


第三步:以产业支撑拉动乡村经济发展

村庄老龄化的问题,年轻劳力外出打工更多是留在就业与发展有限的问题,一个乡村除了形象建设外,更需要的是自身产业形成良好闭环,做好,做对乡村产业发展的规划成果才是最实际的,因此在本案中,规划设计团队充分结合项目地基础条件,农业生产和现存劳动力条件,在产业发展中下足功夫,希望为更多乡村产业发展提供适合的解决方案。

村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本项目的复兴村与光明村虽为一个地区,有相似之处,例如当地畜牧业比农耕种植更发达,也有更高经济效应。因此我们提出复兴村应根据优势重点发展,升级养殖场,重点在一产与二产做好衔接。而光明村因基础薄弱,但又离县城更近的区位优势,应充分利用,打造县城菜篮子的乡村服务产业,丰富一产种植产品,加强农民种植技术培训和服务意识培训,开展城市近郊乡村旅游

复兴村产业构建

光明村距离县城较近,仅20分钟车程,具有较好乡村美感与情趣,养殖业稳定发展,计划建设高标准肉牛养殖场项目。基于此优势条件,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美丽乡村景观风貌,利用条件较好的民居,打造乡村工坊(如酒坊、香油坊、豆腐坊、馒头坊、大酱坊、手工面坊、辣椒坊等),采用前店后坊模式,吸引城市客群,可观看、参与、体验小吃的制作工艺。


光明村乡村旅游服务业产品借鉴


第四步:以文化赋能留住一方水土特有乡愁

我院认为,产业全面升级,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但如何使年轻人认同乡村,产生家乡自豪感与归属感。使乡村老年人老有所享,老用所用,老有所养,才是乡村发展的重中之重。

党中央明确指出,“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同时要求各地农村,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让传统文化不再流失,让人们的心灵找到回归空间!


建设认知进化,不仅要抓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以人为本才是最好关怀。

 

乡村作为沉淀数千年传统文化的载体,有形的、无形的,承载着整个民族的人文印迹乡土风情历来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和根脉。这其中,老年人作为传统文化的见证者当代年轻人更应该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通过多样的文化体验、文化活动保护传承乡村文化和传统民俗。


文化保护与传承

结语

项目汇报后,得到了相关领导高度认同,但规划的落实也面临很多难处,例如资金压力、自然条件、村民文化水平提升、运营管理等等。我院也深知乡村振兴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也并非简单套路,广大乡村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问题,做为规划设计咨询服务商,我们也唯有不停学习,灵活应用并用心去发现、挖掘一个地方的美好,去体会原住民最需要的帮助和关怀。也在此呼吁社会和政府对待乡村振兴规划应该严谨且全面,少些墙上挂挂的形象工作,不辜负国家和中央对乡村,对人民的关怀。
end
查看全部 经典案例
查看全部 相关阅读
顶部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