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康养产业规划的精华干货!
得天独厚的森林生态系统,像母体的子宫一样孕育了人类。森林生态科学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健康领域热点研究的重点学科之一,其所衍生的森林康养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主流趋势和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森林康养产业的前世今生
国内学者目前给出的森林康养概念为:以森林景观、环境,食品、生态文化等为主要资源和依托(载体),配备相应的康复疗养服务设施,开展以修身养心、调适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康复、保健、渡假、运动等活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有中国特色的森林医学(院)康复疗养和森林健康体验产业。
森林康养,大概源自德国。1840年,德国人为治疗“都市病”创造了气候疗法,称之为“森林医院”。如今,德国有350处森林医院,公民到森林医院的花费已被纳入国家公费医疗范畴。
一百余年来,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对森林康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实践,获得了较为一致的研究成果:森林植物所蕴涵的挥发性芳香成分被称为“芬多精”,具有止咳、平喘、祛痰、消炎、防腐、镇静、强心、降压、安神镇静、解热镇痛、杀虫灭菌、净化空气、改善环境、增强体力、消除疲劳、刺激神经、提高神经兴奋性等作用,具体功能作用因树种不同而有所区别。此外,森林含有极为丰富的空气负氧离子,也被称为“空气维生素”,几乎对所有生物都有良好的生理效应,尤其能够通过人的神经系统及血液循环对人的机体生理活动产生影响。
多学科的国际科学研究结论证明:得天独厚的森林生态系统,像母体的子宫一样孕育了人类,依托森林生态系统作为基础载体的森林康养体系无疑是目前最容易获得、也是最能够帮助人类修复健康的自然生态环境力量之一。森林生态科学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健康领域热点研究的重点学科之一,其所衍生的森林康养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主流趋势和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在某种意义上,超过五千年历史的中医药体系也许可以认为近似于一个对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应用的范例,森林环境在某种程度就等同于大中药,不同的森林树种就像中药铺里千百个不同的药斗,而人在森林中居留养生过程也可以看作天地人和自然生态体系的最佳实践。历史上,中国古代殷商甲骨文中就有熏燎、艾蒸和酿制香酒的记载,至周代就有佩带香囊、沐浴兰汤的习俗。从春秋战国到两晋南北朝时期,对芳香疗法有了初步的探索,随着唐、宋、明、清不同朝代的演变,中药芳香疗法在中国的发展日臻成熟,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和应用体系,例如熏香、药浴、香包、艾灸等等不胜枚举,加上中药道地研究和三因制宜的中医整体观,可以肯定,中医药和森林康养的融合发展,应该是中国森林康养产业的最大特色优势所在。
同时也必须十分清楚,中医药的这些基础并不能等同或替代现代森林医学乃至森林康养,还必须与森林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等有机结合,并逐步标准化,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发挥中医药自然医疗的优势,在森林康养中扮演举足轻重的特色优势角色。
森林康养国家行动
国家林业十三五规划明确,我国2017年将全部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林业结构将迎来史无前例的革命性变化,2016年开始全面布局的森林康养产业,因其紧密贴合市场刚需、并与康复疗养、旅游体验紧密结合、内容形式极其丰富多彩,有直接关系到百万级的林业员工职业转换升级,因此,必然成为我国林业新时代最重要的转型升级产业行动,并将开创全新的大健康产业板块和数以十万亿计的创意和创新产业规模。
有国家智库专家指出,森林康养是大健康和森林旅游业高度融合的新板块、新模式、新业态,属于一个多元组合、产业共融、业态相生的主流商业综合体,也是经济新常态下的高能级创新引擎。借鉴国际经验,重点发展中国特色康养、旅游综合基地,促进森林康养、旅游与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充分放大其协同带动作用,已成为十三五国家林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和标志性重大战略行动。
中医药森林康养基地,贯穿一二三四产业,涵盖道地生态和文化资源禀赋,涉及精准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森林医学等前沿学科,还涉及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平台、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以及绿色、智能、泛在等前沿技术,属于高新科技和文化创意高度融合的综合体。如能打造成功,不仅自身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可观,而且示范、带动和溢出作用显著。
目前国内森林康养产业尚处于最初的起步阶段,四川、湖南等森林大省率先响应,整体布局,规划建设全面铺开。大多仍仅限于森林徒步、森林娱乐、森林休闲旅游与森林医疗试验等,首批国家森林康养试点机构今年7月份刚刚启动建设,亟待形成标志性示范案例,探索和积累实践经验,以便于尽快发展相应的产业链,形成经济和舆论热点效应。森林康养产业的战略机遇和发展空间空前。
森林康养基地顶层设计的困惑和烦恼
山合水易认为在森林康养基地的产业化设计规划中,如何既能保证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又能较快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规模化突破;如何既能符合两规,又能创新营造特色优势;如何精准捕捉市场需求,以较小的投资实现快速规模化运营和盈利;如何促进森林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林业职工的无缝转岗就业,同时实现已有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的延伸,特别是创造性的实现医养服务体验升级;如何实现森林已有基础实施、旅游实施投资遗产的最大化增值,如何实现与现有旅游服务业体系的整体无缝对接协同;……。所有这些都是森林康养基地顶层设计和产业规划过程中是所必须面对,并深度思考的问题。
具体到最后一公里的落地建设,还要整体考虑目标人群对森林康养基地类型的精准需求,需要对森林康养所必须依赖的森林环境指标:例如温度、湿度、雨量、水气土质量、负氧离子、噪音、森林覆盖率、芬多精种类、树种等也进行系统的测量和深入确认。还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康养基地的专业化类型,并对基地的景区风貌、医养设施、娱乐设施、树屋临建、智慧能力、商贸配套等提出详细设计安排。
参照先进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的成熟经验,森林康养基地大致可以包括中心核心区(森林公园山水林区;通常属于政府禁建区);外围缓冲区(都市和基地之间的隔离区;通常也属于政府禁建区);旅游区:健康文化旅游体验景区;医院总部和酒店商贸配套区(新增建筑区),森林康养区、农林园艺场(有机农产品和花卉林木供应基地)等六大功能单元共同构成。
从顶层设计和整体系统规划角度归纳起来看,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主要需要面对的关键点至少包括:
三栖合一:中医药服务业+森林康养业+旅游业的森林医养体验商业综合体;
三代交汇:中医药创新时代+第三次卫生革命的健康医学时代+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智慧(DT)时代交汇的跨界新技术综合体;
三策聚焦:经济新常态下、十三五期间国家中医药、旅游、森林三大产业的政策洼地富集区和聚合体;
三区叠加:林区+景区+社区(康复医养、旅居休闲、旅游渡假)三区汇聚的有机生态体;
三空融合:物理时空、信息时空、社会时空的逐渐高度智慧融和的未来生态区;
三重保障:都市群体的康复、减压、休闲刚性需求保障,国家供给侧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的焦点政策保障,独有的禀赋森林生态环境资源保障;
三群刚需:主要面对毗邻以及周边城市群、都市圈的主流时尚健康刚需,至少包括都市慢病医养的刚需群体,金领白领都市病、气候病群体,中产阶层有闲群体和高中端离退休群体;
三类服务:提供三大类专业化森林康养健康服务,主要包括慢病康复医疗服务;森林康养体验服务;旅居休闲服务;
三大难关:专业人才(森林医养技术体系)、两规用地、投融资等人、财、物三大问题,堪称决定项目建设运营成败的重中之重;
“三生万物”,“九九归一”,真正的复杂大系统!森林康养产业十三五的确能够做大,更应该做强做大,中医药更是有条件的确成为特色和优势,切莫错过历史性的战略机遇。
山合水易认为森林康养产业规划设计也依然是个经典的拼创意,拼团队、比经验的苦逼活,不仅创新创意的难度和复杂度空前,工作量更是超乎想象的“那么大”、“那么大”和“那么大”,不过也是学习积累的好机会。
森林康养的意义
森林康养首先以人的生命意义为基础,涉及林学、医学、心理学、养生学、运动学、老年学、经济学及健康管理学等多门学科;其次集聚了与此相关的产业链,涉及土地、房产、旅游、税收、交通、医疗、保险等多个政府部门,也融合了养老、养生、旅游、文化、体育、体验、休闲、娱乐等多个行业,第二,森林康养产业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对资源、资金、人才、技术要求高的创新产业,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空间。为社会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康养服务,既能极大提升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又能有效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因此加快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意义重大。
(一)增进公众健康,有效减少医疗支出
亚健康是现代人的常态,健康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公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发达国家医疗支出占GDP的13%~15%,高额医疗支出已成为巨大的财政负担。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日本,2013年全国医疗支出创纪录达到39.3万亿日元,人均31万日元。通过森林疗养可以实现疗养者心理与生理的双重改善,满足公众健康需求,从而有效减少医疗支出,据韩国的一项调查,全面普及森林疗养能够使医疗支出降低10%~20%。因此,推广森林疗养前景广阔。国家林业局对外合作项目中心副主任刘立军在2016年初的北京森林康养研讨会上指出,充分开展森林疗养以后,国家社会医疗开支能够节省30%,据此推算,中国可节省开支上亿万元。鉴于国内老龄化社会趋势、养老服务短缺加剧的现状,更需要加快发展森林疗养产业。
(二)契合时代需求,加快林业转型发展
森林康养不仅能为国民带来巨大福祉,而且产业前景也相当可观,逐渐成为国际林业发展新趋势。在国家《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林业发展目标有:林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在林业产业中的比重要大幅度提高,产业结构布局更趋合理。规划目标中要突出培育十大主导产业,其中就有森林旅游产业。规划中林业发展的知道思想有: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提升林业质量效益,加强森林经营,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国际林业发展的新趋势,是新常态下林业改革的创新模式,是“十三五”国家林业发展目标的最佳切入点。近期出台的中央6号文件为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在政策上提供了有利支持,明确了国有林区“发挥生态功能、维护生态安全”的战略定位,并将“提供生态服务、维护生态安全”确定为国有林区的基本职能;明确了国有林区总体目标和改革的主要内容;完善了国有林区改革的政策支持体系。因此,森林康养是盘活林区资源的新途径,是林业转型发展的必要趋势。
另外,森林康养是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在满足衣食住行之后,市民必然考虑更高层次物质与精神需求,传统森林旅游逐渐回归理性,森林康养这一高端休闲方式契合时代需求。
(三)振兴偏远地域经济,带动山区农民就业
森林康养是振兴地域经济的一剂良药,尤其是对人口流失严重的林业社区。森林康养可以带动旅游、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吸纳农业人口就业,改善民生。在德国的巴特.威利斯赫恩,人口仅有1.5万,却拥有70名专业医生和280名森林理疗师,每年接纳7万客人,约60%当地居民的工作与森林疗养有关。在日本长野县信浓町,被认证为森林疗养基地后,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而且让年轻人找到了当地传统生活方式的自豪感,改变了人口向大城市单向流动的趋势。
(四)转变康养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森林康养是一种环境养生方式,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公众享受生态产品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必然需求和迫切需要。在人口老龄化和亚健康化背景下,森林康养应运而生。森林康养侧重于以较长时间的方式在森林环境中利用相关设施针对性底=地开展游憩、度假、疗养、保健等活动,这可以起到让森林走进城市,走进人们的生活,走进人们的健康,并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作用。时至今日,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康养”作为一项产业必将并将逐步发展,蓬勃兴起,成为一项大产业。
目前“森林康养”的先行先试。不仅是一个优化利用森林资源的新创举,而且对推动我国的大健康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完全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行全面经济改革、优化产业结果、探索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促进经济发展的系列战略思想。
森林康养产业的生态经济模式十分可取,依托森林这一“人类最后一块净土”,集聚养老、养生、休闲、娱乐、旅游、文化、体育、保健等各个关联产业,快速的集群化、基地化、规模化,培育出相当大的产业规模,这一新业态、新产业对于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而言,是一次难得的转型机遇,有望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产生强大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
-
江西省吉安市三角梅农业主题公园:传统农业遇上文化创意的精彩
-
北京市朝阳区蓝调国际庄园:一般农业到市级示范园区精品庄园的蜕变
-
海南省三亚市亚龙湾国际玫瑰谷:既是精品农庄,也是获总书记赞赏的玫瑰天堂
-
浙江省安吉县鲁家村:从贫困村到国家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的逆袭
-
云南省弥勒市“东风韵”田园综合体:葡萄与葡萄酒主题田园综合体项目
-
宁夏省银川市永宁现代农业庄园: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典范
-
用四个维度思考如何提升工业旅游的体验温度,以大咖国际产业园融合发展提案为例
2023-08-30 -
用四个维度思考如何提升工业旅游的体验温度,以大咖国际产业园融合发展提案为例
2023-08-30 -
用四个维度思考如何提升工业旅游的体验温度,以大咖国际产业园融合发展提案为例
202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