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振兴怎么理解?

来源·山合水易·2019-09-06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两会期间,我国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9月26日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明确,要科学有序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

 

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振兴,把握五个振兴之间的关系,对于贯彻习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振兴


一、乡村产业振兴应以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为重点

 

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乡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农业全面对外开放,农业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食物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我国农业生产面临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的困境。在新形势下,谁来种地?谁来发展乡村产业?怎样种地?如何提高农业供给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农民如何持续较快增收?小农户如何分享乡村产业的增值利益?要促进乡村产业的振兴,必须优先解决这些问题。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就是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乡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增强我国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为农民增收拓展空间。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必须构建新型农业生产体系,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实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重大工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质量兴农重大工程,培育提升农业品牌,更好地应对农产品进口冲击和国际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不利影响,更好地满足居民食物消费升级需要。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必须构建新型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内部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乡村新农业新生态,壮大乡村产业,扩大农民持续较快增收渠道。

 

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这就要求建设新型的农业管理制度,不仅要培育新型的农业管理机构,而且不能忽视数以百万计的小农和普通农民,发展家庭管理、集体管理、合作经营和企业管理。长期以来,大部分地区的乡村产业主要是种植业和养殖业。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大规模发展,越来越多的乡村产业主要由种植业组成。种植业主要由小规模农户经营。毫无疑问,小农在中国将长期存在。因此,在实践中,必须促进小农与现代农业生产的有机联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主要是向小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如农机作业),解决农业生产面临的劳动力不足、要素缺乏和利用效率不高等难题。更重要的是,让小农分享现代农业发展的增值效益。要加快健全、紧密的效益挂钩机制,通过土地流动、要素投资、劳动就业、生产、营销等形式,使小农参与乡村产业的发展,多方高保障继续增加农民收入。

 

二、乡村人才的振兴应着眼于提高内生发展能力

 

目前,我国乡村人才匮乏,以留守老人和妇女为主的农业生产者已很难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要通过留住一部分乡村优秀人才,吸引一部分农民工回乡创业和一部分社会优秀人才助力发展农业产业,以人才汇聚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增强农业乡村内生发展能力。振兴乡村的基本途径有两种:从自上而下推进金融项目,加强乡村自我发展与人力资本发展的能力。

 

振兴乡村,必须把自上而下推进与乡村内生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单靠外援激活乡村发展的探索以失败告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勘探模式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的,运营成本高,合作难度大,缺乏配套人才。

 

为了促进乡村振兴,在加强上下层设计的同时,我们不能放弃和高度重视农民开拓乡村振兴的道路。人才振兴至关重要。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培育新型专业农民,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吸引更多社会人才参与乡村建设

 

三、乡村文化的振兴应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乡村文化建设严重滞后。事实上,我国优秀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寻根溯源的人文情怀和国人的乡村情结历久弥深。如果现代城市文明合理融合,乡村振兴将有更深层的文化土壤。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就是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更好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中华文明植根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让中华优秀文化精髓在乡村兴盛起来。乡村文化振兴,不仅可以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精神动力,而且独特优秀文化与优美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还能成为珍贵的乡村旅游资源。

 

四、乡村生态振兴要着力建设适合生活的美丽生态家园

 

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地区的农业发展仍依赖粗放型增长,不仅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而且带来非点源污染。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要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减少和有效利用农用化学品投入,实现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循环利用农用薄膜,充分发挥农业独特的生态功能,使农业成为生态产品的重要供应商。

 

要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必须以绿色发展为先导,严格遵循生态保护红线,促进农业和乡村绿色发展,加快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使好生态成为支撑点。乡村振兴,为农民和平生活和工作创造美好家园。

 

近年来,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突破。如,在理念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人心。政策方面,取消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建立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开展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湿地工程,增加环保轮作休耕补贴。在农业生产力布局中,更加重视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结合,主要粮食产区有序发展水产养殖业,制造了农业主要产品和副产品。形成生态循环链,实现了经济生态的多重效益。农业绿色发展不仅减少了农民的收入,而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高质量需求,同时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促进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的提高。
 

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振兴


五、在乡村组织振兴中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多年来,我国实行村民选举村委会干部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总的来说,村民自治对村民事务管理和服务,引导农民致富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一些乡村地区缺少年轻党员,一些地方乡村党组织薄弱,分散,难以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主导作用。

 

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就是要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建设好乡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高乡村治理能力,让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具有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乡村社会安定有序。

 

振兴乡村组织,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必须以党组织为核心,完善基层组织体系,更好地按照党的意志和精神领导基层治理,动员组织、广大农民群众,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必须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此,要加大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中培养选拔乡村党组织带头人力度;加大在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和妇女中发展党员力度,加强乡村党员队伍建设。

 

要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必须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规范民主选举程序,完善村民审议,工作,监督制度,促进乡村法治,提高乡村法治水平。促进自治与法治的有机结合。

 

乡村组织的振兴决定了乡村治理和内生发展的能力。它与乡村人才振兴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的振兴。要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end
查看全部 经典案例
查看全部 相关阅读
顶部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