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时间、背景及意义

来源·山合水易·2019-09-19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时间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是民生的根本问题,我们必须始终以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实施振兴农村,农业的国家战略,加快全国农业大前锋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我国做好新时代背景下的“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加快由农业大国的重大战略向前迈进,实现农业强国。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时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乡村振兴战略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

 

1、现实背景

 

1949年以来,“三农”工作始终被视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同时, 在党和国家长期以来的不懈努力之下, 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令全世界为之赞叹的成绩:一是农业发展中较为落后的生产方式得以转变, 国家对农产品生产的品控体系建设更加完善, 对农产品的整体质量要求更高;二是过去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促进了农业产品的供给更加丰富多样;三是现代化的美丽乡村建设加速推进, 农民的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是, 由于主客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三农”工作还是存在着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农业生产方式仍显落后;二是农业的产业化体系不健全, 其经营管理方式还比较落后, 产业运营机制也比较单一;三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 农民收入增长动力不足, 农村老龄化、留守儿童、空心村等问题突出。

 

2、理论背景

 

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发展。我们国家的"农业、农村和农民"思想也经历了各届集体的持续丰富和完善,慢慢形成和发展起来。1949年以后, 毛泽东同志指导农民走上农业合作化道路;邓小平同志认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农业生产关系的创新, 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江泽民同志提出, 要统筹城乡发展,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始终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胡锦涛同志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三农”问题, 并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这为新形势下我党和政府“三农”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时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乡村振兴战略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1、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三农”发展的新思路

 

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进程中,党和国家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问题,提出了不同的战略思想。新时期背景下,三农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因此,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方针提出,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为新农村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2、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升华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习近平提出了农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思想,为“三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以新时期的新特点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思想进行了补充、完善和弘扬,提出了“工业繁荣、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新思想。

 

3、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

 

中国梦的具体目标是达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实质是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事关“三农”的发展, 是落实全中国人民的中国梦的重要措施。

end
查看全部 经典案例
查看全部 相关阅读
顶部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