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就地取材地“有限开发”是最好的规划——贵州梵净山太和风景名胜区 来源 •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 时间 • 2017-01-12

对很多景区来说,出于保护自然环境的原因,“开发”是有较大限度的,因此要在有限的区域内做好规划,增设项目,以提升整个景区的旅游接待服务能力,完善其功能。隶属于贵州省铜仁地区江口县的梵净山在尚未开发之际,自然生态环境极其良好,因此在黑湾河旅游服务小区建设时,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着重考虑资源的充分利用,在对现有环境最小的开发基础上,使梵净山由过去单一的观光游旅游区转变为集观光、休闲、度假、体验于一身的旅游度假区综合体。
贵州梵净山太和风景名胜区

本项目在“大梵净山旅游区”中承担了山下休闲、集散与文化体验的功能。从整个区域与梵净山的联系来看,整个区域是一条“梵净山•门户带”,因此山合水易认为,三个主要地块分别承担不同功能,而位于三个地块中间的过渡区定位为景观连接区——

南区处于整个项目的入口区域,主要承担项目地及梵净山的集散功能区;中区依山傍水,可建设面积大,主要以当地文化包装,民族民俗产品点缀,形成大众游憩区;北区私密性好、植被良好,结合佛教养生,形成高端休闲度假区。

根据地理环境,将本项目打造成“一带、三区、四门”的空间布局:
贵州梵净山太和风景名胜区

1、“一带”——滨水湿地休闲景观带

在本规划中,利用项目内三河的贯穿特质,并利用各种水生植物及形成滨水湿地景观带。凸显原生态特色。该景观带是一条步行景观带,步行系统将三大功能分区链接起来,是从南区停车服务区到北区山门的步行联络线。
贵州梵净山太和风景名胜区

2、“三区”——由南到北的三大功能分区

(1) 南区:梵净山•旅游休闲集散区;

在设计中,将梵净山原本集中在北区山门口狭小地块的停车场整体外移至1公里以外的南区,将南区作为游客集散服务区,大部分游客将通过电瓶车摆渡至北区山门口。南区主要用于提供整个区域的旅游集散,停车场、游憩区、交通集散、公共服务设施、办公等功能。将南区打造成为梵净山旅游“第一站”。
贵州梵净山太和风景名胜区贵州梵净山太和风景名胜区

(2) 中区:傩仪风情小镇(傩仪部落)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傩戏,是贵州当地一种特有的文化。山合水易挖掘了当地这种特有的古老文化,将它与梵净山的神秘联系起来,打造以傩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度假小镇,其物业主要以商铺、客栈、酒店为主。也有珍藏梵净山珍惜野生动植物标本的珍惜动植物博物馆等文化参与、娱乐体验设施。
贵州梵净山太和风景名胜区贵州梵净山太和风景名胜区贵州梵净山太和风景名胜区

(3) 北区:梵净养生谷

北区环境幽静,生态保留完整,与上方的高地势形成对比,很好的保留了其私密性,利用梵净山佛教文化的特点,将该区块打造成为与中区产品相区分开来的“高端养生度假区”,结合佛教文化、冷泉等,形成铜仁地区甚至是贵州最为高端的养生度假社区。
贵州梵净山太和风景名胜区贵州梵净山太和风景名胜区贵州梵净山太和风景名胜区

3、“四门

项目中的三个功能分区+梵净山景区是“大梵净山旅游区”的四大核心的产品。整个大旅游区采用“电瓶车”贯通的方式,链接各个区域:南区休闲集散,中区文化体验,北区养生度假,加上梵净山观光旅游,相互补充。在这四大核心产品中间,有南至北分设:名岳之宗、梵净福地、弥勒道场、梵净山山门,这四道与梵净山文化紧密相关、造型上具有视觉震撼力、功能上自然划分各个区块的景观大门,使整个景区形成不同层次,整体更具逻辑观赏性。
贵州梵净山太和风景名胜区

山合水易在本项目中,结合梵净山生态观光游、挖掘休闲度假产品,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思路是统领整个项目打造的核心内容。通过遵循生态环保的原则和就地取材的原则,简简单单四道大门就将整个园区变得有层次,不同的功能区划分,更是达到景区完善的目的和休闲升级的目的。这对其他自然景区的开发利用也是有借鉴作用——避免大刀阔斧,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才是最好的做法。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网址:http://m.shsee.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5号新化信5层

电话:400-650-6990010-84098642

传真:010-64152865

邮箱:info@shsee.org


扫描微信二维码
获得山合水易更多资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