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

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背景及发展现状解读

来源·山合水易·2019-06-05

我国的乡村旅游经营目前正由最开始分散式的一家一户农家乐,陆续出现了“农家游”“民俗游”“村寨游”“乡村俱乐部”“乡村渡假村”等多种业态,相继经历了“农家乐”乡村旅游、以民俗村、古镇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和乡村度假等阶段。那么,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背景和现状是怎样的?
 

乡村休闲旅游


一、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背景

 

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乡村旅游是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的产物。而作为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国家政策等在我国乡村旅游产生及发展过程中起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乡村旅游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促进了社会资源和文明成果在城乡之间的共享以及财富重新分配的实现,并为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和城乡差别的逐步缩小、产业结构优化等做出很大贡献,推动欠发达、开发不足的乡村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乡村旅游对于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扶贫开发要充分发挥乡村自然资源优势,保护好生态环境,突出民族文化特色,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切实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要适应自驾游、养生游、休闲游等旅游新业态发展需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体系,丰富旅游产品,促进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

 

发挥乡村旅游的综合带动效应,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集群发展,提高旅游扶贫总体效益。扶持贫困群众开展旅游创业就业,鼓励先富帮后富、先富带后富,积极探索以旅游资源、扶贫资金等入股参与旅游开发,让贫困群众从旅游业发展中获得稳定收益,提高旅游扶贫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乡村休闲旅游


二、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国内乡村旅游基本类型大致包括以下几类: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乡村旅游;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以乡村民俗、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乡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旅游。主要存在下面这些问题:

 

1、对乡村旅游层面理解不深,概念混乱

 

目前部分学者将乡村旅游等同与农业旅游,有的甚至片面的理解为观光旅游,严重的降低了乡村旅游的丰富性,掩盖了乡村旅游所包含的其它类型。据调查,部分领导干部和农民受到传统农业模式的影响和制约,不能“跳出农业看农业”,没有意识到开发乡村旅游的意义和优势。

 

2、经营者缺乏经营理念

 

在经营理念上,还停留在特别看重饭菜的质量、味道、价格,而对于一些至关重要的吸引游客的因素:特色(农家风味)、环境(绿化环境)、服务(服务水平)却没有放在重要的地位上。经营者愿意在主体建筑上花钱,而不愿再治理、美化环境方面下功夫;乐意在量上投入而不愿在经营特色、服务质量上花钱。

 

3、产品开发程度低、层次浅、开发模式单一

 

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多集中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旅游产品,而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乡村旅游过分的依赖农业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开发模式单一。

 

4、乡土文化城市化,缺乏特色

 

农村人向往城市的生活,把城市化作为乡村旅游的目标。常常爱把极其具特色的东西花大力气改造成普通一般化的东西。如把乡村小道改成水泥路;菜园田垄改成停车场;把花木庭院改成露天饭堂或是卡拉OK厅。他们本着“城里有的东西我们样样不缺”的思想,劳神费力却消弱了景区的特色和吸引力,极大的破坏了乡村资源的乡村性和原真性。

 

5、乡村旅游人才缺乏,管理混乱,品牌效益差

 

由于人才的缺乏,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的合力,乡村旅游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

 

6、资源开发破坏性大

 

随着旅游者的涌入,将会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和生态造成消极的影响,从而使良好的自然景观受到影响。乡村旅游资源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有其脆弱性易变性的特点,一旦变异,很难进行恢复。

end
查看全部 经典案例
查看全部 相关阅读
顶部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